|
|
孔子像雕塑 |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孔子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对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以来的文化进行综合,所谓集大成也。 在古代有祭孔之礼。历代帝王之祀孔子者,自汉高祖始。《汉书•高帝纪》:“过鲁,以太牢祠孔子”。而学校祀孔,自明帝始。《后汉书•礼仪志》:“永平二年,……养三老五更于辟雍;郡、县、道行乡饮酒礼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 沿袭到现代,在许多学校校园、孔子故里、博物馆等场所都会有孔子塑像。为孔子塑像,就有关孔子仪容的揣摩,思想的表达,精神的体现。 孔子的相貌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孔子雕塑 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标准孔子像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形脸,这是在原吴道子版孔子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孔子像的服饰、姿势以孔子行教图为依据;年龄60岁至70岁之间,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制定孔子标准像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包括儒学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古代先贤鲜明而又准确的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知和传播。 孔子石雕像,花岗岩打制 这一尊孔子像采用恭谨温厚的姿态——拱手执礼,身子微欠,神色庄重,内心平和。宽大的衣袍很好展现出孔子阔达的胸襟与抱负。人像右足下,竹简垒置,点缀场景的同时,也衬托了孔子的身份与气质。整个雕像上实下虚,逐渐与石座相融,显得大气和谐,增强了整个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后面直立的竹简排列舒展,采用苏州园林的“障景”法,虚实运用,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 钱绍武创作的《孔子言志群像》铸铜1999年立于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 曲阜尼山孔子像 曲阜孔子博物馆孔子像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像 春秋淹城公园孔子像 北京孔庙孔子像 北京孔庙有三尊孔子雕塑,材质不同,形态各异。 一座在大成门正门前, 一座在后院, 第三尊在国子监辟雍楼和桑伦堂之间。 三尊孔子雕像均是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身体左侧佩戴有一把宝剑。 为什么大多数孔子站像佩剑呢?因为春秋孔子属于国之四民中的“士”,所以在为孔子塑像时也经常会佩剑,且在左侧(长剑在左)。 |
TEL:025-86464691 13851875546
E-mail:642964440@qq.com
Copyright © 2009-2010 南京苏美雕塑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6065号-1
友情链接:砂岩浮雕 导风筒 合肥汽车租赁公司 南京铸铜雕塑